当前位置:教育中心>>相关介绍>>图书与电影推荐

荐书 | “告诉,还是不告诉?”——《床前明月光:为亲爱的妈妈送行》

作者:敬一丹 来源: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 更新日期:2020年05月08日

编者按:4月27日,主持人敬一丹出版书籍《床前明月光:为亲爱的妈妈送行》,“这天是妈妈的忌日,也是我64岁的生日。”敬一丹经过两个月的时间,用文字完成了与妈妈的真正告别。失亲之痛不能分担,但生命的体验可以共鸣。书中细腻、深情地描述了作为女儿的敬一丹,在妈妈的病床边,对于生命、亲情的思索。5月9日晚19:15-21:45,敬一丹将携嘉宾王小骞与“人类观察所”在抖音以线上直播的方式与读者见面(扫文中二维码关注进入直播),七彩叶选取了书中部分章节段落与各位分享,感兴趣的朋友可点击文末链接购买正版书籍。


《床前明月光:为亲爱的妈妈送行》节选

——“告诉,还是不告诉”

作者:敬一丹

妈妈也许早就猜到了。

妈妈是个特别明白的人,在她身体出现种种症状的时候,她能不猜想吗?也许,在一个个不眠之夜,她曾苦苦猜想,然而,久久地,我们没有正面相告。

我女儿给我推荐了一个电影《别告诉她》。剧情是,一个华人家庭的奶奶患了癌症,家人选择瞒着奶奶,但在纽约长大的孙女认为,知道自己的病情是奶奶的人权,由此,文化冲突在这个家庭展开。剧情的来源是导演自己的家庭故事。

影片里的那些话,好熟悉啊:

“别告诉她。”

“告诉就毁了她的美好心情。”

“不告诉,是为了分担她的思想压力。”

这不是中国人家庭里普遍的声音吗?在我们的身边,癌症患者越来越多,亲戚间、朋友圈里,总会有病患家属。医生和患者家属之间有一种默契,通常首先和家属谈,再决定是不是和患者本人谈。多数家庭会选择“不告诉”。

在这部电影里,很多人都能看到自己。

让人警醒的声音是:

她不应该知道吗?

如果她想说再见呢?

如果她想做些什么呢?

这些声音来自年轻人,来自另一种文化背景中长大的年轻人。我们习以为常的想法,正在被质疑。世世代代,很多中国人都讳言死亡,一直都缺少直面老、病、死的坦然态度。

我曾经对我女儿说:将来我如果有病,一定要告诉我实情,相信我的判断,尊重我的权利,我有知情权。我要自己选择治疗方式,自己决定如何度过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

可是,为什么,我作为女儿,对妈妈却迟迟没有做到?直到她面对面直接发问?

其实,妈妈直面癌症,比我想象的更镇静,更坦然。

告诉,还是不告诉,困扰着我,困扰着很多人,困扰了很多年。祖祖辈辈都是这样,我们很自然地顺应着强大的习惯,运用着善意的谎言。

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习惯,让我们如此纠结!

在现实中,我们的选择往往很矛盾:

在亲人特别是长辈得癌的时候,人们多半选择不告诉真相,像亲人隐瞒病情,很多都是隐瞒到底,只有少半人选择如是告诉。

而当自己被查出癌症,大多数人都希望知道真相,自己判断利害得失,自己决定接下来的选择。 

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选择?

心疼亲人,舍不得让亲人承受?

相信自己,对自己的心理承受力有信心?

把亲人看成弱者,不相信他的精神力量?

是否应用同样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亲人?

万般纠结,可能没有唯一答案。不同的患者,不同的家人,不同的环境,这也许是因人而异的选择。

我的妈妈,明白事理,心智健康,意志坚强,独立思考能力很强,一向主动掌控自己,对这样的患者,告诉,利大于弊。

告诉了妈妈以后,接下来的检查、治疗,妈妈就容易接受了。之后,很多次要采取治疗措施时,我们都提前告诉她,她并不问很多细节,只要一个方向上的明白。

方向上的明白,对患者来说,是获得了一种主动,了解生命的进程,关系着生命的质量。至少,后来的日子,妈妈没有被蒙在鼓里。

假如,她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在身体痛苦的同时,还要忍受精神的茫然,那生命的最后一段路,该是怎样的昏暗模糊!

朗读 | 七彩叶

编校 | 张晏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