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相约星期二

相约星期二 | 罗点点:做饭对谁好?

作者: 来源: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 更新日期:2021年09月28日

编者按:民以食为天,随着科技与交通运输的日渐发展,即便在平常百姓的家里,也能尝到来自五湖四海的食材与调味品。当然,大多城市生活节奏快,方便快捷的外卖成为许多人的选择,但这并不阻碍大家对烹饪的享受与对家庭中“掌勺者”的敬意,因为饮食与人类的身体健康有着莫大关系,甚至有研究数据表明“做饭能长寿”,那做饭这件事,到底谁是最终受益人?本周“相约星期二”,作者罗点点将与大家探讨做饭这件事。也欢迎大家给我们留言发表见解!

IMG_Pre

做饭对谁好?

作者 | 罗点点

看过一部欧洲电影,讲一对知识分子闹离婚。女方叹息自己多年超额付出时说:真没法想象,我竟然给他做了三年饭!这话让我暗自心惊,因为我给我家“他”做饭的年头,用十根手指头都数不过来。

要是我偶尔问问今天想吃啥,他多半会说:给吃就行。不知道的会说他好伺候,但其实,这种无欲无求的状态难道不是因为我把做饭这件事情已经做到好的极致了吗?!

在爱做饭这事上我可能有点另类。因为我们这代人在物质匮乏,争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年代长大。早年经历中急切的接班理想让我们时刻警惕追求舒适的欲望。食品供应不足和基本生活条件差等等也都使做饭打上除了劳累就是劳累的长久印记。

也就几年前,我请几个同龄人来家吃饭。有位自称“勤劳勇敢老蜜蜂”的朋友是主客,因为她助人为乐的口碑屡屡在我身上应验。不想这顿饭却吃得不大愉快。先是她和那帮朋友早早到场,执意帮我抬桌椅摆碗筷,可谁家东西能在明面上?好容易找到碗碟筷子又摆不对,好容易摆对又开始意见分歧,有了筷子还摆勺子吗?别用小碟子不行吗?要多洗那么多东西啊。还有人问这瓶里的花看着挺好是哪儿买的?……。她们这点活儿我自己来也就十分钟搞掂,多人上手的结果是呱噪不堪且事半功倍。此时灶上的菜肴都在最后阶段,火候调味都需要心无旁骛,哪里有心聊天闲话呢?而我其实还应该在客人来之前换换衣服洗洗脸的……

好不容易菜都上桌,众人坐定,谈话刚刚开了头,蜜蜂姐开始不安,先是劝大家吃菜,盘子递来递去,然后忙着归置,把量少到一定程度的菜划拉到一个盘子里,空了的盘碗则及时收进洗碗池。人们在这种无声的暗示下都加快了吃饭速度。看吃得差不多了蜜蜂姐发话说:走以前大家要帮着收拾啊。人们急忙起身,来来回回收东西,蜜蜂姐亲自洗碗,不一会儿收拾停当。大伙匆匆跟我道辛苦,说再见后鱼贯而出。蜜蜂姐最后离开,一脸关爱望着我说:好好休息,可别累着了。……人走完,我刚做了一顿好饭招待朋友这事竟如风卷残云,踪迹全无。我则对着空房间独自怀疑人生。

如今,把在家做饭当成苦活累活的人越来越少了。新冠疫情和发达的网络购物,使得在家做饭成了人人热衷的全民运动。许多聪明的商家还开发了越来越多的半成品快手菜,我试过,有些味道相当不错,总体水平远远超过我能叫到的现成外卖。

也许是为了安慰久困疫情中的人们的焦躁,也许是为了拉动消费,近日关于做饭的好消息层出不穷。在少油少盐,有益健康和家庭和睦的老生常谈中,做饭能长寿的说法尤其亮眼。

仔细检视,来源均为台湾学者2012年发表在《公共健康营养》刊物上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在1999——2008的十年间,对1888名台湾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队列随访。对比了他们的烹饪频次、营养知识和摄入、认知能力和经济水平之后,得出与从不做饭的相同人群比较,能显著降低死亡率的结论。其中做饭频次越高,死亡风险越低,每周做饭5次以上,可降低50%死亡率。也许是做饭女性多,该研究还特别指出,做饭特别能使女性获益。只凭这些资料,我们无法判定这个研究是否完备,但这个结论在大众传媒的努力下已经不胫而走,深入人心。

扪心自问,我爱做饭并不是为了长寿。甚至还担心——太长寿了并不好。我和“他”曾认真讨论过谁先离世,共同结论是先走的那个一定更省心和幸福。所以知道爱做饭的女性特别获益的时候还有点不快,直到我看见媒体苦心策划的另一篇报道中说,研究显示,一些特别的家务能使男性更加健康和长寿。这些特别的家务中赫然列出两个“大”字——洗碗。阿弥陀佛,我心稍安。要知道“他”洗碗可是一把好手,而且我俩在谁先离世这件事上再次扯平。

那我到底为啥爱做饭呢?扪心自问,可能只是因为退休生活中比较容易坚持的社交手段越来越少,用一顿好饭换来心仪友人的有趣晤谈,在我看来怎么算计都是一件太合适的事。用好饭换好聊,很容易让自己显得勤劳、智慧、优雅和人缘好。

十一假期临近,我又在策划一顿好饭了。蜜蜂姐仍然在我的邀约之列。不仅因为我无法拒绝她一如既往的无私帮助,更因为她在持续好饭的熏陶下,日益成为一个懂得欣赏美味和聊天的优秀客人。

2021年9月28日星期二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