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育中心>>相关介绍>>发现我们的路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更新日期:2012年03月26日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从“看看台湾”
 
    去年十一月,我们“看看台湾”一行到了佛光山,星云大师由于身体欠佳未能与我们见面,而是由现任的佛光山主持接待了我们。在那里我得到了一本大师介绍佛教对“临终关怀”看法的小册子。看后发现,里边讲的许多内容都是我们正在做和正在宣传的。我想这不仅仅是一种宗教理念,而是我们现代社会不可缺失的生死观。所以我将星云大师有关生死和“临终关怀”的部分讲话做一摘录,通过《选择与尊严》网站介绍给大家。
大力
 
 

一、佛教早就有临终关怀机构

星云大师讲到:“有生必定有死,生死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但凡人皆好生恶死,新生的喜悦常常令人忘记死亡的哀恸;而面对死亡时又往往过度沉溺在自己的悲伤之中,以致忽略了要去关怀临终者的身心状况。因此,如何使病人在临终时获得良好的身心照顾与关怀,这是死亡的尊严,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课题。

根据佛经记载,人在临终的一刻,关系着未来能否顺利往生,是上升下堕的关键时刻,至为重要,但是,一般人遇到家中有人临命终时,全家人莫不手忙脚乱,惊慌失措,茫然不知如何是好;病人本身更是害怕、恐慌,根本谈不上什么临终关怀。顶多只在病人病重时,随顺他想吃什么就买给他吃,想要什么就尽量满足他;但是到了这个时候,病人往往是什么也吃不下、什么也不想要了。

直到近年来由于医学及人文思想发达,尽管先进的医疗技术已经能延缓许多过去所谓的“绝症”,大大延长了人类的寿命,却也因此让许多人面对“老、病”之痛的时间增长。尤其现代的医学即使再发达,仍然有他的终极限度,最后还是免不了“死亡”的结果,于是现代人终于意识到,对生命的关怀应该从出生到死亡,从身体到心灵,因此有“安宁病房”的兴起,并且将“临终关怀”当成一项生命的课题来研究、讨论与推广。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医院都设有安宁病房,对临终者提供最后的服务。其实佛教很早就有临终关怀的机构,是设在印度指洹精舍的“无常院”,目的在使病患能与其往生极乐世界之想,这是根据弥陀净土法门的思想而来。中国的禅林更设有“安乐堂”或“涅槃堂”、“喜乐塔院”、“安养中心”等,内设堂主,职司看护病僧的工作;现在的寺院则设有“如意寮”或“安宁病房”,专为病患服务。可以说,佛教是最早提出“临终关怀”的创始者。

佛教从古到今,对于人生的生、老、病、死,一直是从教义上指导人们正确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实相、生命的意义、生命的轮回;希望从认识生死,进而坦然面对生死。另外,在实物应用方面,佛教除了有内容详实的医学经典,有医术造诣精神的医僧,佛教徒更办有各种医疗服务的慈善事业,为现实人生提供是实质的帮助,达到从生到死、从身到心的究竟、积极之关怀,这些都足供今日从事“临终关怀”者之参考。”

 

二、佛教对“临终关怀”到底有些什么见解与做法?

二零零一年六月十五日,星云大师应邀到成大医学院讲演,除了发表对“器官捐赠”的看法,并针对“临终关怀”问题,于二百多名师生进行座谈。以下是星云大师对师生们的提问做的回答:

1、生死问题,古今皆然,但是“临终关怀”何以直到今天才成为当代的社会问题?到底“临终关怀”的意义是什么?

答:“临终关怀”(HOSPICE),这是一门新时代的新兴学科,是结合医学、宗教、法律、哲学、道德等各领域的现代生死学。其主要目的在使临终者面对人生最后阶段时,藉由良好的医疗照顾及宗教信仰的力量引导,能认识死亡并接受死亡,心中不生恐怖苦恼,进而安然面对死亡;同时也给予家属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协助度过此一生离死别的时刻。

“临终关怀”一般又称“安宁疗护”、“安宁照顾”、“缓和医疗”等,所照顾的对象以罹患癌症等重病,经医师诊断确定无法治愈而濒临死亡的临终患者为主。病患可以住进医院的“安宁病房”,也可以在家中由医护人员“居家照护”;不管是居家照护或住进“安宁病房”,并不意味着等死,一样能受到完整的医疗服务,只是所做的医疗并不一定以延长寿命或苟延残喘为目标。“临终关怀”所强调的是“四全照顾”,也就是:

第一、全人的照顾:全面照顾到病人的身心状况,而非只针对他的病况或某一器官来医疗。

第二、全家的照顾:帮助家人及亲友学习照顾技巧,并协助家人一起面对亲属即将离去的悲伤。甚至病人往生后,家属的心灵辅导,也是安宁疗护的工作范围。

第三、全程的照顾:除了陪伴病人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乃至病人往生后,辅导家属度过低潮期也是临终关怀的范围。

第四、全队的照顾:结合医师、护理师、营养师、物理疗师、心理师、法师、牧师、修女、义工等成员,提供最完整的身心疗护。

值得一提的是,人在临终时,特别开心死后的去处,因此佛教的净土思想、三世轮回、生命不死、因果业报等道理,此时都成为病人与家属最佳的心灵救护。

尤其在过去一般人的观念里,总认为“尽量延长患者的生命”,这是医生唯一的使命;其实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不管医学再怎么发达,人终究还是免不了一死。所以面对罹患重症、濒临死亡的病人,如何透过医疗和信仰,帮助病患解除身心的病痛,在人生最后的阶段能够活出“有品质的生命”,这才是临终关怀的最大目标。

“临终关怀”起源于英国的西西里,桑德斯女士(Dame Cicely Saunders),她在一九六七年伦敦创办了全世界第一家对癌症末期病人有特殊服务方案的圣克里斯多福安宁医院(St. Christopher's Hospice),之后得到英国女王的大力资助,成为教育示范中心,接着分布到全英国。八年以后,圣克里斯多福安宁医院的一组人员到美国,帮助美国建立了第一个有安宁疗护的医疗机构。一九九零年二月,台北马偕医院淡水分院成立了全台湾第一家“安宁病房”;同年十二月成立“安宁照顾基金会”,成为全世界第十八个有安宁照顾组织的国家。

目前在国外,由于人口老龄化、人民对有尊严的死亡之关注,以及各种机构在临终方面费用的增加,使得临终关怀的发展极为迅速。反观在台湾,一直到近年来由于现代人罹患癌症的人数愈来愈多,而多数癌症患者到了后期都会出现剧烈的疼痛,所以需要住进安宁病房接受缓和疗护,这是“临终关怀”才普遍受到大众的重视。

根据台北马偕医院安宁缓和医疗教育示范中心主任赖允亮引述一项统计说:“台湾地区癌病死亡之人数自民国七十一年起即占死亡人口第一位,尔后癌病死亡人数节节上升,例如一九八六年一万六千五百五十八人,一九九一年一万九千六百二十八人,一九九三年二万二千三百二十三人,一九九四年二万三千二百四十人至一九九五年二万五千八百四十一人,一九九六年二万七千九百六十一人至一九九七年二万九千零一十一人,其中大多数的人皆应接受安宁疗护。”

根据赖主任的估计,若以每十万人就有一百至一百八十罹患癌症来看,每年至少有一万零五百至一万八千九百人须接受临终关怀的安宁疗护。而台北荣总呼吸治疗科主治医师郭正典则认为,台湾每年有十一万病人需要临终照顾。

其次,国内对临终关怀意识兴起的另一个原因是,随着社会结构变迁,现代家庭已由过去三代同堂、五代共住的大家庭,转型为人口简单的小家庭;居家环境也由宽敞的三合院、四合院,转型为坪数不大的公寓大楼。所以现代人生时固然“居不易”,死了停灵也是一大问题;甚至不仅在大楼的住家不好死,留在医院也不能安心,因为医院的病房费用昂贵。即使有钱人住得起医院,多数人也不欢喜孤零零地死在机器与管线围绕的加护病房中,因此“安宁病房”便随着时代的需求应运而生了。

再者,现代人由于从大家族转型为小家庭,大家平日分居各处,亲情愈来愈淡泊,所以当一个人面临生死关头的时候,应该鼓励子女对至亲家人给予一些临终的关怀与照顾,如果去的病榻守夜、侍奉汤药,以恪尽人子之道,这是值得提倡的好事。

总之一句,临终关怀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旧情的怀念,是对恩义的回报。现代医学发达,虽然有助于延长人类的寿命,但是老人问题、社会老化等现象,都让举世倍感压力,所以对于临终关怀的办法纷纷出炉。例如,预约净土、生前契约、储蓄养老、预立遗嘱等,使得社会一下子延伸出许多新兴行业来,安宁照顾也是其中之一。

其实,生命不是临终的时候才需要关怀,生的时候就要给予照顾;甚至临终关怀也不是只对临命终病人所做的医疗照顾,而是对广大社会大众施以一种广义的死亡教育,让人正视生死问题,而不是一味地逃避不谈。因为有生必然有死,死前的临终一刻是每一个人必然要面临的;既然人人都或早或迟要步入不同性质的临终期,就应该早做准备,尤其是精神与生理上的准备,

即使说“临终关怀”是针对即将死亡的病人所做的关怀,也不应该只是在安葬遗体、处理完后就算结束,而应该对其精神事业,及其后代子孙继续给予应有的帮助,让其“死得安心”、“死得瞑目”。所以“临终关怀”不在于关怀生命活得多长,也不只是关怀死时的情况或死后的安葬问题,应该开心的是死后的去处,死后的安心,这才是临终关怀的真正意义所在。

2、既然现代社会因医药、科技发达,人的寿命延长,高龄化的社会带来的“老人问题”,已然成为举世共通的问题。请问如何才能帮助老人安度晚年的生活呢?

答:谈到老人关怀,不但“社会老龄化”是现在举世共通的问题,“独居老人”更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现在有很多老人不仅生前乏人照顾,有的人甚至死后多日才被邻居发现,真是老境凄凉,情何以堪!老人最怕孤独,不能单独生活,就如小孩子不能让他单独留在家里。现在所好者,社会上有托儿所,也有托老所。尤其现在有许多外籍劳工,菲佣、越佣、印佣等,他们除了帮忙开发中国家建设外,也做了许多老人的侍者。

但是,老人纵然有儿女请来的外籍仆佣照顾,心灵上还是很孤独,没有依靠,缺乏安全感,所以老年人最需要的是“精神安慰”和“生活照料”,其次才是“经济帮助”。中国社会过去讲究晨昏定省,承欢膝下,能对老人嘘寒问暖,随时表达关怀,还是很重要。

中国过去一向以“礼仪之邦”自居,中国人是个非常重视伦理孝道的民族,但是曾几何时,现代人的孝亲思想已大不如前,所谓“人心不古”,尤其“久病床前无孝子”,多年前我曾因开刀住进荣总医院,在医院短短几天,看到“病房百态”,感触很多。

例如,在儿童病房里,父母每天都在一旁照顾,而老人病房里却难见子女的身影。也有一些子女难得到医院探望父母,手上却带着录音机,也不问病情,只问:“要给多少遗产?房子要给谁?财产怎么分?”等话录好,掉头就走了。有的病人则是送到医院时,儿媳一大堆跟着来,过世时,却一个也没到。真是“只有慈心爹娘,没有慈心儿女”。

所以,老人如何安养天年?自己也要有所准备,凡事应该在有生之年就早作安排、交待,尤其对于财产的处理,最好生前就能预立遗嘱,有的捐给国家社会,有的捐助公益团体,有的分给儿女;只要自己心甘情愿,早一点处理,免得最后儿女因为互争财产而兄弟翻脸,甚至自己也无法入土为安,像多年前的一位水果大王不就是这样吗?

老是生命循环的自然现象,经典中记载,人老的时候,因盛色、气力、诸根、寿命等境界衰退而令人感到苦恼。但是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的经验、智汇,都是无价的财宝,应该传承给下一代,所以社会应该重视老人的智慧与经验。

在佛经里有一个“弃老国”的故事。话说在弃老国里,有一条荒谬的规定,凡是老人都必须驱逐到远方抛弃,不可以养在家中。因为国王认为老人是多余的,既不能做事又浪费米粮,所以在这个国家里,举目所见都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却看不到任何一个老人,

有一位大臣很孝顺,眼看父亲年老,如果依国家规定,应该驱逐出境,但是他不忍心把老父亲流放山林,就瞒着亲友邻居,偷偷地挖了一个地窖,把父亲藏在里面侍奉。

后来这个国家的作为触怒了天神,想要施以惩罚,就以四个问题来为难国王。结果举国上下无人能解答问题,眼看即将受到天降灾难时,所幸靠着这个老人的智慧而拯救了全国,所以后来国王下令,全国不得弃养老人,要尊敬、孝顺、奉养老人;如果有不孝父母,不敬师长的人,都要治以大罪。从此弃老国因为有老人智慧的传授,变得越来越富强安定。

年老的人,最大、最宝贵的特长,就是他们的人生经验丰富,这些经验常常就是处事的智慧,这些智慧也是国家社会最珍贵的宝藏!所以老人们应该展现生命的智慧,自己要懂得如何安度晚年,这是很重要的,

老人如何才能老而不罹?我有一个“养老十法”提供给大家参考:

(一)早起十念法:

一早起床,心中称念佛菩萨圣号,让信仰成为心中的寄托和希望。

(二)晚睡一炷香:

晚上睡前静坐十或二十分钟,令心平静。

(三)饭前五观想:

吃饭时心怀感恩,保持欢喜愉悦的心情,多食清淡食品,不要增加肠胃的负担。

(四)生活要放下:

思惟一生的功名、情感、得失,如过眼云烟般不实在,而逐渐放下执着。

(五)老死不可怕:

死如更衣,如搬家,如睡眠,色身虽坏了,但真心佛性不减,只要积极培福,增长慧命,必有光明的未来。

(六)心中常忏悔: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到老年,多少会反省一生的过错,而深感懊悔和遗憾;若能真心忏悔,就像清水洗涤过一样,人格便能升华,心中也能坦荡。

(七)布施能喜舍:

人到年老,总觉得身边要有钱才有安全感,或者预留财产给子孙;事实上,“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若遇不肖子孙争夺财产,情更难堪。何妨将身外之财用来广施十方,厚植福德,来生得生善处,也能庇荫子孙。

(八)发心肯服务:

退休后,生活空间更广,时间更多,可发心投入义工行列,为人服务,以扩展生活领域,更可与人广结善缘。

(九)幽默常欢笑:

人云“一笑解千愁”,时常保持开朗欢喜的心情,不但有益于身心的和谐与平衡,更能为人间增添欢喜。

(十)健康要运动:

“饭后千步走,活到九十九”,运动可以活络筋骨,让身心活动起来。

老人最重要的,要会安排生活,平时要会念佛、看书,身体好的人可以到处旅游,最少要欢喜与人谈话、养花植草等,培养多方面的兴趣,自能安度万年。

老人尤其要保持心情的愉快,对未来要充满希望,若能早晚念佛,从信仰中获得心灵的寄托,当面对死亡时,能够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无有挂念、无有恐怖;能因信仰而度脱苦厄,这是最好安度老年生活的方法,也是儿女对老人最大的关怀。

过去我曾提出“四等防老”的方法:

(一)经济方面:

多方开源节流,为自己储备养老金。

(二)健康方面:

常运动、生活作息规律、注意营养的摄取等。

(三)信仰方面:

拥有正知正见的信仰,不仅在心灵上有所皈依,精神上有所寄托,同时还能广结善缘,结识许多同道好友。

(四)兴趣方面:

妥善安排休息活动及兴趣的培养,拓展生活圈。另外还有“四等养老”的方法:

第一等养老:要修好缘来养老。

第二等养老:要靠智慧来养老。

第三等养老:积聚金钱来养老。

第四等养老:依靠子孙来养老。

老人固然是要靠智慧,靠自己结好缘来养老最好,但儿女孝养父母,也是天经地义的事。不过莲池大师在《缁门崇行路》里提到,孝顺有三等:“生养死葬”,只是小孝;“荣亲耀祖”,是乃中孝;“导亲脱苦”,才是大孝。在佛教的《本事经》及《孝子经》也一致说道:“能开化其亲,才是真实报父母恩,”《毘奈耶律》也说:“父母若无信,则使起信心;父母若无戒,使住於禁戒;父母性悭吝,则使开智慧,为子能如是,始足报亲德”所以我们开怀老人,孝顺要从这三点同时进行,给予甘旨奉养,给他心情愉快,给他念佛信仰,让他对未来有得救的希望,这才是对老人真正的关怀。

3、人在生病时身心特别脆弱,这是往往比较容易对宗教产生信仰。请问大师,如何帮助病人借助信仰来安定身心?甚至如何探病才是如法?

答:人,只要有生死问题,就需要佛教,尤其有病的人,更容易接受信仰。多年前,香港有一位有名的书画收藏家高玲梅先生,在他八十一岁高龄的时候因病住院。期间他透过家人电话联络,希望我能到香港为他主持皈依三宝仪式。然而当时因为我的行程已经排满,一时之间无法抽空前往,于是我采取权宜之计,以越洋电话为高老先生在病床上作了一次皈依。

------可见人生到了最后,都很希望知道自己未来的去处。------中日甲午战后,日本首相陆奥宗光代表日方到中国来订立马关条约。正要出发时,女儿不幸染病在身,他嘱咐家人,没有重大的事故就不必通信。正常合约签订到紧要关头时,家书来了,说女儿病况严重,希望见父亲最后一面。外相伊藤博文安慰他“你放心回去好了,这里的一切由我来负责处理,”陆奥宗光于是披星戴月赶回家里,奄奄一息的女儿见到盼望已久的父亲回来,很高兴地说:“父亲,我就要和你永别了,但是我有一个问题一直梗在心中,等着您回来替我解答。”“什么问题,你说好了。”“我现在就要死了,我死了以后要到哪里去呢?”身为政治家的陆奥宗光,虽然博学多闻,但是对于女儿临终前的问题,竟然不知如何回答?不过他毕竟才智过人,就安慰女儿说:“死后去哪里,我是不知道。不过我经常看你母亲在念佛,我想佛陀会代你到一个很好的地方去。”他的女儿听到此话,带着安详的笑容离开了人间。陆奥宗光因为没有办法解答女儿的疑团,于是开始研究佛教,终于选择了佛教的信仰,并且出家当了和尚。

这段故事说明,陆奥宗光的女儿懂得以信仰为生命皈依,即使面临死亡也很安乐,毫不畏惧。一个人出门在外,天色黑了,不知将要住宿何处?这种无家可归,徘徊在十字街口的痛苦,是难以忍受的。信仰如同我们的家,使我们的生命有所依靠。

至于说如何探病才是正确的方法?佛教讲“探病第一福田”,探病也是一门学问,首先,探病的时间要适当,不能太早、太晚,停留的时间也不宜太长,和病人谈话的音量要适中,内容更应谨慎、得当,例如不宜谈论刺激病人心情的人、事、物等,以免病人情绪反应过度;不与病人争执或辩论;不应教训病人,应说充满希望的语言,给予病人鼓励。病人焦躁不安时,可随机说法,使其心灵得到安慰,或者耐烦倾听病人的心声,以解其心中悲苦。偶尔可以阅读报章杂志、文章或趣事,排遣病中的寂寞,保持心情愉快。

此外,进入病房时,表情应自然,切忌忧伤哭泣,以免影响病人及其家属的心情。最重要的,要心怀慈悲,真诚关怀,并应启发病人对佛教生起信心,让他知道这期生命的结束,不是死亡,而是往生:能把往生的信念带给他,鼓舞他对未来的希望,让他明白世缘已了时,要能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千万不要回忆、留恋、迟疑、执着,能随着一句佛号安详往生,才能解脱自在。

总之,探病时切忌说一些恐怖、消极的话,以免增添病人的不安,

4、生老病死既是人生必经的过程,我们如何才能坦然面对“人生之最后”?尤其当自己至亲的家人病危时,应该如何沉着面对呢?

答:人生之最后,中国人有句话叫:节哀顺变。但是家中一旦有个亲人往生,整个家族还是会笼罩在一片哀伤、悲戚的气氛中。尤其愈是亲密、感情愈好的亲人往生,愈会感受到”爱别离“之苦。

经典中有一段记载:波斯匿王在祖母去世后,极度哀伤的请佛陀说法,佛陀告诉他,时间有四件事甚可怖畏:

(一)有生就会老。

(二)病了就容颜枯槁。

(三)死后神魂会离体。

(四)死后就要永别亲人。

时间凡事都靠姻缘而存在,缘聚则生,缘减则散,即使亲如父子母女,一旦缘尽,终要分离,所以人要把握有缘时,好好相扶相助。尤其当父母健在时,就应该好好孝顺,千万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徒留遗憾。

死,虽然是令人感伤的事,但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过程,病了要死,死并不可怕,反而是病时的痛苦、病时的思念、病时的烦恼,都比病还要可怕。所以当一个人生病时,医药固然可以减少病痛,徒添苦楚。但如果世缘已了,儿女其实也不必在他垂死的生命中,再透过医疗仪器给予勉强的抢救。因为人生在世,有生必然有死,生死是人人都免不了的问题;如何让病者身心安乐,无苦而终,才是最实际的一种做法。

因此,病人一旦进入弥留之际,家人应该沉着冷静、坚强勇敢的面对,最好在病人病危时为他说法。------

 

总之,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过程,生了要死,死了要生,生死是圆型的。死亡不是消灭,也不是长眠,更不是灰飞烟灭,无知无觉,而是走出这扇门进入另一扇门,从这个环境转换到另一个环境。经由死亡的通道,人可以提升到更光明的精神世界里,因此佛经对死亡的观念,有很多积极性的譬喻,例如:死如出狱、死如再生、死如毕业、死如搬家、死如换衣、死如新陈代谢等。

此外,净土总称死亡为“往生”,既是往生,就如同出外旅游,或是搬家侨苑,如此死亡不也是可喜的事吗?所以,死亡不足惧,死亡只是一个阶段的转换,是一个生命托付另一个身体的开始。

再说,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寿命的长久,色身虽然有老死,真是的生命是不死的,就如薪火一样,赓续不已。虽然世间万象有生住毁灭,生命也有生死轮回,尽管天上人间,去来不定,但是我们的真心佛性是永远不变的。因此,人生重要的是,要珍惜每一期的生命,要为自己的生命留下历史、留下功德。而家属在缅怀亲人之余,应将他的懿德嘉行承继下去,把他的慈悲遗爱人间,这才是对家人真正的怀念。

5、目前社会上吹起一股购买“生前契约”,或是“预立遗嘱”的风潮,由自己在生前就把后事安排好,以便临终时能心无牵挂地往生,请问大师,对此有何看法?

答:人生在世,有很多事都不是自己所能预知或掌控的,尤其“生死无常”。但是,人固然无法掌控生死,却能为自己的身后事预作安排。现在流行的“生前契约”,就是因应现代人希望为自己的后事预作安排而兴起的新型行业。

所谓“生前契约”,即活着的时候,由自己活家人预先与殡葬业者签订契约,于生前购买好死亡时的丧葬仪式,为将来的死亡预作准备,也就是替自己的身后事买好人生最后的一张保单。

“生前契约”这种业务在国外早已行之多年,只是过去国人大都忌讳谈“死”,所以直到近几年来才在国内普为大众所接受。自从推出以后,市场反应热络,极具商机。这种风气的流行,可以说是现代人观念上的一大突破,显示大家已不再禁忌谈论死亡的话题。

目前国内生前契约的销售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           保险公司将本身的业务与生前契约的特色结合在一起,推出具有生前契约性质的寿险保单,或是与保户约定把一部分的保险金以信托的方式,来支付殡葬费用,以提高各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增加保单的附加价值。

(二)           保险公司与生前契约公司合作,将消费者的身后事委外交由生前契约公司来办理。

(三)           一般的殡葬业者藉由业务员直接销售的管道贩卖生前契约。“生前契约”其实是“生涯规划”的延伸,所谓“生死事大”,“生”的时候如何活得自在、活得充实、活的有意义,固然重要;“死”时能安心、放下,了无牵挂地走,也应该早作安排,预先规划,所以“生前契约”就像一张“安全卡”一样,可以求得心安,未尝不好。问题是,世间上任何一种商业行为,难免有利益冲突,有了利益冲突,就会有纷争。------

因此尽管业者标榜生前契约有诸多好处,但是,“生前契约”牵涉很广,其中还有法律问题。例如,如何兼顾亡者的意愿、家属的习惯、信仰、传统习俗即业者的利益;执行时以谁的意见为主?乃至签约后能否解约退款?这种种问题经常造成纷争不断。甚至不少不肖业者藉此吸金、捐款潜逃,衍生诸多的社会问题。所以,生前契约虽然有其时代性与需要性,但最好是由宗教人士来办理,不要用商业的行为来处理。

另外,现代人有的对自己的子孙有特别的信念,或者因为信仰不同,所以预立遗嘱,对自己的身后事,包括财产的分配、丧葬的处理方式等,自己早作安排、交待,以免日后造成子孙的纷争,这本来是很看得开、很洒脱、很豁达、很有远见的好事。但是,不管预立遗嘱,或是订定“生前契约”,还是会造成诸多的纷争,并不必然就很圆满。------

再说,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死后有人埋葬、送终就是圆满,人生应该要为社会留下贡献,为自己留下历史,为亲人留下怀念。人虽然有生老病死,但是真正的生命是永恒不死的。过去中国人有“养儿防老”的观念,有的人自己没有生养,也总要想办法去认个干儿子、收养个义女,以期老来有人孝养、送终。

但是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有的不肖子孙但不懂的回馈奉养,甚至希望父母早一点死亡,以便早日分得遗产。所以老人不能太有钱,最好是有德、有智、有缘,这是养老的最好方式与身后的最佳保障。

老人随着年岁的增长而得到的学识与经验,这是年轻人所不及的,老来如能摒除外缘,多写几部好书,把自己的人生阅历、学识经验,乃至技能诀窍等传授给后学,甚至告诉后辈怎样做好人、如何做好事,并以丰富的做人处事经验点化人心,自然能赢得大众的肯定,何愁老来成为孤独老人呢?

懂得靠智慧来养老以外,还要懂得结缘。人与人之间,是靠缘分在维持关系,因此人际关系其实就是因缘法。俗语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世间上最宝贵的就是广结善缘,平时懂得护持佛教事业,老来乃至往生后,寺院自然会回报你;平时能够投入公益事业、加入义工行列,主动关心贫弱孤苦,以爱心、欢喜心培养好人际关系,老来自然不必烦恼没有朋友,不必担心被社会人群所遗弃。

所以,一个人最好的保障是结缘,死后让因缘来帮助你。平时我们要找人帮忙很困难,只要自己生前多结缘,死后与你有缘的人自然会来找你就很容易。因为自己生前有结缘,死后与你有缘的人自然会来与你结缘,这是最好、最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反之,不肯结缘,既是留下再多的遗产给子孙,可能到最后连送葬、念佛的人都没有,所以广结善缘是人生最美好的事。

总之,生,要生得欢欢喜喜,死,也要死得欢欢喜喜;不管做什么事,能皆大欢喜,就是最美好、最圆满的事。因此,与其透过生前契约来规划身后事,不如广结善缘最为圆满。